02-09 2025
黄维院士团队在柔性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应变稳定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厦门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黄维院士团队及合作者在提高柔性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应变稳定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High-Efficiency Intrinsically Thermoplastic Semiconducting Polymer with Excellent Strain-Tolerance Capacity for Flexible Ultra-Deep-Blue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为题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DOI: 10.1002/adma.202411547)期刊上。柔性发光二极管拓展了光电器件在智能柔...
02-09 2025
厦门大学/南京工业大学黄维院士联合团队在喷墨打印柔性发光二极管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厦门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黄维院士团队及合作者在喷墨打印柔性发光二极管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Intrinsically stretchable fully π-conjugated polymers with inter-aggregate capillary interaction for deep-blue flexible inkjet-printed light-emitting diodes”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DOI: 10.1038/s41467-024-55494-2)期刊上。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因其潜在的可溶液加工、本征柔性等特...
02-10 2023
黄维院士、李林教授团队在Chem. Soc. Rev.上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光学/电化学法检测线粒体能量代谢标志物的最新综述
线粒体被称为细胞的“能量加工厂”,在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线粒体与细胞中其他代谢通路相互影响,共同调节细胞的生理活动。除此之外,线粒体还参与细胞的生长、分化、信息传递和凋亡等重要的生命活动。因此,线粒体能量代谢过程中的小分子、大分子、离子等代谢物的浓度变化异常,或相关蛋白发生突变都会造成线粒体能量代谢紊乱,从而引起线粒体相关疾病,如帕金森病(PD)、阿尔兹海默症(AD)、癌症、...
02-10 2023
Chem. Soc. Rev.封面文章报道黄维院士、李林教授团队线粒体超分辨成像的小分子荧光探针进展
近日,厦门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黄维院士、李林教授团队与西北工业大学刘小网教授合作在线粒体超分辨小分子荧光探针领域以“Small-molecule fluorogenic probes for mitochondrial nanoscale imaging”为题,在国际高水平期刊Chem. Soc. Rev.上发表重要综述文章(Chem. Soc. Rev., 2023, 52, 942-972),并被选为当期外封面。这也是本团队近年来第四篇封面文章(Chem. Soc. Rev., 2022, 51, 71-127;2021, ...
02-10 2023
Organic phosphorescent nanoscintillator for low-dose X-ray-induced photodynamic therapy
近期,我院黄维院士、安众福教授团队和影像暨转化医学研究中心陈洪敏教授团队在X射线光动力治疗领域取得突破,展现了该类材料在深层肿瘤治疗方面的巨大应用潜力,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光动力治疗(PDT)是一种针对肿瘤的非侵入式治疗方法,对人体的伤害相对较小,因而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疗法通过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使富集于肿瘤部位的光敏剂受到激发,进而把能量传递给周围的基态氧分子,生成...